學喝普洱茶,掌握好這兩點,距離“喝懂”就不遠了……
文/圖:館主曾劍鋒
最近終于有點時間和心境,可以靜下來寫點東西了。關于學喝普洱茶的問題,十幾年下來,跟許許多多的茶友們分享了很多自己的觀點和看法。如今總結經(jīng)驗下來,竟然只用兩點就可以基本概括,所謂“大道至簡”,一時說多了,大家也消化不了,一口難吃成胖子,習者反而一頭霧水。不如,簡明扼要,把自己認為最核心的觀點分享給大家:一是方法,二是茶樣。
喝茶這門事,從來都不是別人能教會的,關鍵還在于個人。哪怕是有很多別人對的和有用的觀點,也是需要學習的人慢慢去消化和驗證的。我這里要強調的的第一點,與其說是方法,更不如說是一種態(tài)度。什么是態(tài)度,那就是認真,用心,客觀的去感受每一杯你喝的茶湯的香氣,滋味,氣韻……并且認真的做好總結和對比。單憑這一點,大家想想能有多少人做得到?許多人說是喝茶,但其實是亂喝,不講究,不對比,不總結;因為總覺得太講究的話喝茶太累,想喝懂更累——但對于真正喜愛的人來說,在喝茶上面“折騰”,反倒是真正享受的過程。對于前者,我想說的是,那不叫習茶,雖說也可以說是在喝茶,但談不上真正意義上的“品”茶,因為,他喝的只是一種形式,一個過程而已。
除了認真的品茶,習茶態(tài)度以外,還有一個特別關鍵的點是:茶樣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,沒有好的,準確的標樣,那想學也是學不好。我曾經(jīng)說過一句話:喝到真的了,才叫真的喝到了。言外之意,就是市場上的茶品讓人眼花繚亂,對于一個想喝懂普洱茶的朋友來說,如果你的茶樣標桿錯了,那也就都錯了。舉個例子,有些茶友先入為主,把那些剛開始接觸的濕倉發(fā)霉的普洱茶,甚至造假的茶,當作好的標準普洱老茶,甚至覺得習以為常,那豈不是傷了身體,而且習茶的道路上越走越偏,越走越遠……再比如,現(xiàn)在都流行和追捧喝古樹純料茶,其中如老班章、冰島、薄荷塘等等山頭古樹茶名氣最大。而商家都在說自己制作的山頭茶茶品是早春古樹純料的,你到底相信誰的呢?我的回答是:尋找學習的茶樣是一個漫長而需要耐心和努力的過程,否認和糾正的過程,就是你進步的過程。在這個過程中,你不需要相信任何人的,你只要相信自己和茶品本身就足矣……好喝是硬道理,在你“如是”的品鑒這些茶樣的同時,茶葉本身自然會告訴你它的好壞與優(yōu)缺;但你要做的是,用心的去尋找和對比茶樣,勇于否認和挑戰(zhàn)新的高度。你所能達到的品茶水平和高度,直接跟你喝的茶樣好壞高低,不無相應的直接關系。
每個人的品茶天賦,味覺和嗅覺的靈敏度的確有差異,但這都不是你能去改變的。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去激發(fā)你在這方面的天賦上的潛能——關鍵是你自己是不是真正純粹的喜愛它,想讀懂它,想花點精力和心力的去學習它?